去年,合肥GDP增速穩居長三角副中心城市之首,同時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經濟結構更加優化有活力。近日,合肥市統計部門發布2017年合肥生產總值情況分析報告。
合肥與南京和杭州總量差距縮小
合肥經濟首位度穩步提高,2017年全市GDP總量占全省的比重達到26.2%,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同時,2017年合肥GDP總量在全國26個省會城市排名中,繼續穩居前十行列。
數據顯示,合肥與南京和杭州總量差距縮小。2017年,合肥GDP總量相當于南京市11715.1億元的61.6%,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相當于杭州市12556.2億元的57.4%,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從發展速度來看,去年全市經濟平穩發展,合肥GDP增速比全國6.9%高1.6個百分點,列26個省會城市第7位,屬于省會城市上游水平。全市GDP增速比南京市的8.1%快0.4個百分點,比杭州市的8.0%快0.5個百分點,繼續居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第一位,在中部省會同樣快過武漢、鄭州和太原等城市。
第三產業增速領跑創新高
從發展質量來看,全市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產業結構更趨優化。2017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為3.8:50.5:45.7,與上年相比,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占比分別回落0.2和0.5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增速領跑,增長動力更趨多元。2017年,全市第三產業增速最快,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快于GDP增速0.4個百分點。同時,第三產業貢獻率快速提升,創自2005年以來的次新高,為合肥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增添重要力量。
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凸顯發展后勁足。2017年,全市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078.6億元,比上年增長10%,占服務業和GDP的比重分別為63%和28.8%,比上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顯示出經濟更有活力。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營利性服務業增速高居各行業榜首,高于GDP增速10.7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8.2%,比上年提高4.1個百分點。而保險證券業帶動金融業較快增長,住宿和餐飲業穩中有升,涉及民生的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城鄉社區、節能環保、公共安全和一般公共服務等非營利性服務業也在快速發展,占GDP比重10.9%,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節能降耗成績斐然
2017年,我市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等價值)2216.60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2.82%,低于省控目標和GDP增幅0.12和5.68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0.3229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5.22%。其中,第二產業能耗占比回落,工業節能貢獻突出,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應業是節能主體,清潔能源需求擴大。
合肥與南京和杭州總量差距縮小
合肥經濟首位度穩步提高,2017年全市GDP總量占全省的比重達到26.2%,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同時,2017年合肥GDP總量在全國26個省會城市排名中,繼續穩居前十行列。
數據顯示,合肥與南京和杭州總量差距縮小。2017年,合肥GDP總量相當于南京市11715.1億元的61.6%,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相當于杭州市12556.2億元的57.4%,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從發展速度來看,去年全市經濟平穩發展,合肥GDP增速比全國6.9%高1.6個百分點,列26個省會城市第7位,屬于省會城市上游水平。全市GDP增速比南京市的8.1%快0.4個百分點,比杭州市的8.0%快0.5個百分點,繼續居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第一位,在中部省會同樣快過武漢、鄭州和太原等城市。
第三產業增速領跑創新高
從發展質量來看,全市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產業結構更趨優化。2017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為3.8:50.5:45.7,與上年相比,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占比分別回落0.2和0.5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增速領跑,增長動力更趨多元。2017年,全市第三產業增速最快,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快于GDP增速0.4個百分點。同時,第三產業貢獻率快速提升,創自2005年以來的次新高,為合肥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增添重要力量。
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凸顯發展后勁足。2017年,全市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078.6億元,比上年增長10%,占服務業和GDP的比重分別為63%和28.8%,比上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顯示出經濟更有活力。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營利性服務業增速高居各行業榜首,高于GDP增速10.7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8.2%,比上年提高4.1個百分點。而保險證券業帶動金融業較快增長,住宿和餐飲業穩中有升,涉及民生的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城鄉社區、節能環保、公共安全和一般公共服務等非營利性服務業也在快速發展,占GDP比重10.9%,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節能降耗成績斐然
2017年,我市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等價值)2216.60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2.82%,低于省控目標和GDP增幅0.12和5.68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0.3229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5.22%。其中,第二產業能耗占比回落,工業節能貢獻突出,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應業是節能主體,清潔能源需求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