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位于西寧東川工業園區的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公司廠區內略顯寂靜,廠房頂部、路燈上方、綠化帶內,凡是眼光所能觸及的地方,都能看到光伏板的身影。“廠區里的用電基本都是靠這些光伏供電。”俯瞰整個廠區,宛如一個小型的光伏電站,但在廠房內,光伏板所需的組件正在這里經過一道道工序發生著變化。
在PERC電池生產車間,一臺臺機器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工人們身著防護服,戴著口罩,有條不紊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機器按照生產工序不停地運轉著,硅片在這里經過制絨、擴散等十道工序,被制成電池片,再被組裝成組件,未來它們將在各個光伏電站完成光與電的轉換。
“目前車間里有231個工人,自今年年初以來一直在保持滿負荷運轉。”車間主任張強說,今年,公司在PERC電池組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技術革新,將電池的量產轉換效率從22.05%提升到了22.4%。“轉換效率的提升將能夠進一步降低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提升發電功率。”
張強說,公司通過材料優化、生產工藝優化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優化了PERC電池結構,電池組件的功率有了明顯提升,在技術上繼續保持著全國領先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強調,青海有充足的太陽能光照資源、豐富的荒漠化土地資源,國家電投有產業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資金優勢,一定要將光伏產業做好。希望國有企業帶頭提升創新能力,努力形成更多更好的創新成果和產品,在創新發展方面形成更大引領作用。
黃河公司在國家電投集團和省委省政府的帶領下,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清潔能源占比達到90%,IBC高效電池量產效率達到23.6%,44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年底光伏裝機將達到696萬千瓦,比2016年增長178%。特別是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黃河公司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線作戰、兩手發力,率先推進30多個新能源項目復工建設,全力帶動了上下游配套產業復工復產。同時,在新能源建設中與青海省內鋁線纜、風機塔筒、風機基礎錨栓鋼材企業合作,疫情期間幫助合作企業增加銷售額近8億元。堅決挑起保障電力生產供應、維護工業經濟穩定的重任。1-7月,累計發電量374億千瓦時,確保了特殊時期電力供應和西北電網安全。黃河水電太陽能公司始終牢記習總書記囑托,堅定創新發展,做優光伏產業。
結合公司發展方向,堅持技術改造、技術升級和創新驅動,不斷提升產品技術指標。
如今,太陽能公司從常規單多晶電池組件產品升級到P型PERC、N型TOPCon和N型IBC三大高效產品,是行業內惟一一家同時量產這三種高效產品的公司,產品技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其中2019年年底投產的200兆瓦N型IBC電池、組件生產線使太陽能公司成為世界僅有三家、國內首家實現IBC產品量產的企業,真正做到引領行業的發展。
“雖然受疫情影響,很多出口的產品銷量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我們也在積極對接國內廠商,轉出口為內銷,減少疫情對企業的影響。”黃河水電太陽能公司副總經理高鵬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和國內的幾個廠商達成了初步協議,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
高鵬說,疫情期間,園區和公司同頻共振,迅速行動,園區第一時間在人員返程和物資運輸上給予支持,公司及時做出人員調整,擴大供貨渠道,確保供應鏈不受影響。“截至目前, 公司不僅保證一線員工工資不減,而且一直保持高效滿負荷運轉。”
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公司在積極拓展對外市場的同時,不斷實施技術創新,內外兼修,為公司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除了對電池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我們還在各項技術上積極實施技術革新,確保在技術創新領域始終保持領先地位。”高鵬說。
如今,黃河水電太陽能公司的產品已獲得德國TUV、美國UL、日本JET、中國CQC等認證證書,證書可涵蓋全球主要光伏市場;組件各系列產品均通過192小時PID、鹽霧等級六級、高強度機械載荷測試報告。生產的P型和N型組件產品認證效率均達到20.40%以上,達到國家技術領跑者滿分要求。
當然,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公司的技術創新不僅僅集中在電池領域,在環保上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公司也在積極實踐著自身的社會職責。
與太陽能電力公司廠區一墻之隔的污水處理廠,生產電池組件所產生的污水正在經歷著一場神奇的質變旅途。
“這里的水經過沉淀會流到另一邊的水池中,經過化學處理,會逐漸轉為符合排放標準的工業廢水。”33歲的污水處理專業工程師才讓寬站在架設在各污水處理池之間的廊橋上,向我們講解著整個電池污水的處理過程。
在才讓寬的眼中,黃河水電太陽能公司向來注重環保,對污水排放指標有著嚴苛的把控,每年都會大量投入資金和技術革新污水處理技術。
“去年開始,我們在污水處理上就有了很大的突破。”才讓寬說:“如今公司新采用的脫氨系統可以將污水中的氨氮含量從原先的30%降到15%。同時,采用新的除氟技術讓水中的氟化物從原先的每升10毫克降到了每升8毫克。“這些指標下降能夠進一步降低污水中有害物含量,進一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才讓寬說,除了新技術的運營,公司還投入400多萬元更換了在線監測設備,對水體反應、污水水質等做詳細監測,確保排放出去的污水能夠達到2類排放標準。
迎難而上,內外兼修,創新不止。四年來,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公司從常規單多晶電池組件產品升級到P型PERC 、N型TOPCon和N型IBC三大高效產品,是行業內惟一一家同時量產這三種高效產品的公司,產品技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讓青海的“光伏制造”享譽全國。
在PERC電池生產車間,一臺臺機器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工人們身著防護服,戴著口罩,有條不紊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機器按照生產工序不停地運轉著,硅片在這里經過制絨、擴散等十道工序,被制成電池片,再被組裝成組件,未來它們將在各個光伏電站完成光與電的轉換。
“目前車間里有231個工人,自今年年初以來一直在保持滿負荷運轉。”車間主任張強說,今年,公司在PERC電池組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技術革新,將電池的量產轉換效率從22.05%提升到了22.4%。“轉換效率的提升將能夠進一步降低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提升發電功率。”
張強說,公司通過材料優化、生產工藝優化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優化了PERC電池結構,電池組件的功率有了明顯提升,在技術上繼續保持著全國領先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強調,青海有充足的太陽能光照資源、豐富的荒漠化土地資源,國家電投有產業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資金優勢,一定要將光伏產業做好。希望國有企業帶頭提升創新能力,努力形成更多更好的創新成果和產品,在創新發展方面形成更大引領作用。
黃河公司在國家電投集團和省委省政府的帶領下,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清潔能源占比達到90%,IBC高效電池量產效率達到23.6%,44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年底光伏裝機將達到696萬千瓦,比2016年增長178%。特別是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黃河公司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線作戰、兩手發力,率先推進30多個新能源項目復工建設,全力帶動了上下游配套產業復工復產。同時,在新能源建設中與青海省內鋁線纜、風機塔筒、風機基礎錨栓鋼材企業合作,疫情期間幫助合作企業增加銷售額近8億元。堅決挑起保障電力生產供應、維護工業經濟穩定的重任。1-7月,累計發電量374億千瓦時,確保了特殊時期電力供應和西北電網安全。黃河水電太陽能公司始終牢記習總書記囑托,堅定創新發展,做優光伏產業。
結合公司發展方向,堅持技術改造、技術升級和創新驅動,不斷提升產品技術指標。
如今,太陽能公司從常規單多晶電池組件產品升級到P型PERC、N型TOPCon和N型IBC三大高效產品,是行業內惟一一家同時量產這三種高效產品的公司,產品技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其中2019年年底投產的200兆瓦N型IBC電池、組件生產線使太陽能公司成為世界僅有三家、國內首家實現IBC產品量產的企業,真正做到引領行業的發展。
“雖然受疫情影響,很多出口的產品銷量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我們也在積極對接國內廠商,轉出口為內銷,減少疫情對企業的影響。”黃河水電太陽能公司副總經理高鵬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和國內的幾個廠商達成了初步協議,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
高鵬說,疫情期間,園區和公司同頻共振,迅速行動,園區第一時間在人員返程和物資運輸上給予支持,公司及時做出人員調整,擴大供貨渠道,確保供應鏈不受影響。“截至目前, 公司不僅保證一線員工工資不減,而且一直保持高效滿負荷運轉。”
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公司在積極拓展對外市場的同時,不斷實施技術創新,內外兼修,為公司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除了對電池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我們還在各項技術上積極實施技術革新,確保在技術創新領域始終保持領先地位。”高鵬說。
如今,黃河水電太陽能公司的產品已獲得德國TUV、美國UL、日本JET、中國CQC等認證證書,證書可涵蓋全球主要光伏市場;組件各系列產品均通過192小時PID、鹽霧等級六級、高強度機械載荷測試報告。生產的P型和N型組件產品認證效率均達到20.40%以上,達到國家技術領跑者滿分要求。
當然,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公司的技術創新不僅僅集中在電池領域,在環保上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公司也在積極實踐著自身的社會職責。
與太陽能電力公司廠區一墻之隔的污水處理廠,生產電池組件所產生的污水正在經歷著一場神奇的質變旅途。
“這里的水經過沉淀會流到另一邊的水池中,經過化學處理,會逐漸轉為符合排放標準的工業廢水。”33歲的污水處理專業工程師才讓寬站在架設在各污水處理池之間的廊橋上,向我們講解著整個電池污水的處理過程。
在才讓寬的眼中,黃河水電太陽能公司向來注重環保,對污水排放指標有著嚴苛的把控,每年都會大量投入資金和技術革新污水處理技術。
“去年開始,我們在污水處理上就有了很大的突破。”才讓寬說:“如今公司新采用的脫氨系統可以將污水中的氨氮含量從原先的30%降到15%。同時,采用新的除氟技術讓水中的氟化物從原先的每升10毫克降到了每升8毫克。“這些指標下降能夠進一步降低污水中有害物含量,進一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才讓寬說,除了新技術的運營,公司還投入400多萬元更換了在線監測設備,對水體反應、污水水質等做詳細監測,確保排放出去的污水能夠達到2類排放標準。
迎難而上,內外兼修,創新不止。四年來,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公司從常規單多晶電池組件產品升級到P型PERC 、N型TOPCon和N型IBC三大高效產品,是行業內惟一一家同時量產這三種高效產品的公司,產品技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讓青海的“光伏制造”享譽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