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條“中電集團破產”的消息經過多家媒體熱轉發酵,成功引起了SOLARZOOM記者的注意。作為專注產業的核心媒體,SOLARZOOM對中電光伏、英利等幾家近年遭遇經營困難并努力尋找契機重整復興的老牌強軍始終予以了密切關注,在2019年6月5日SNEC前后就曾獨家首發報道了中電集團重整的消息,引發整個行業參與的集體大討論。今日,記者發現中電電氣集團重整管理人發布一條招募公告,公開向全社會積極招募中電重整投資人,中電集團看起來非但沒破產反倒像是迎來新的轉機。
據了解,中電電氣集團自預重整(庭外重組)實施以來,主營業務經營和基本生產不但沒有停工跡象,反而在海內外市場份額穩定,訂單沓至,內部治理機制和業務生產均處于正常運營狀態。中電電氣集團作為江蘇省首例提出預重整概念的第一家民營企業,南京及揚中政府和法院均給予了大力支持。且在一個月前,中電電氣集團正式獲南京中院書面決定,被準許在管理人的監督下自主經營,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
是重整而不是清算
據記者調查,最早爆出“中電集團破產”消息的是一家網站,文中援引了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20年7月28日發布的公告(2020蘇01破19號),在公告截圖之前,該網站進行了主要內容的摘錄和導引,“1月14日江蘇大型民企、老牌光伏企業中電電氣申請破產……(中電電氣集團)亦未按《還款協議書》履行相關協議書為由申請對中電電氣集團進行破產清算。”文中一次提到中電“申請破產”,一次提到復卿實業對中電電氣進行“破產清算”。此后的媒體報道大多以此為藍本,或直接轉發或者二次創作,對于此事的定調都歸結于“破產清算”上。
然而,記者再次研讀公告的內容,2020蘇01破19 號文公告全文并沒有使用“破產”或者“破產清算”的字樣,僅在文號上使用了“01破19號”,相反全文在與破產相關之處,使用的詞匯是“重整”。
眾所周知,任何法律文書在遣詞用句上都極為苛刻嚴謹,力求準確避免令讀者產生疑義,如果事件的本源就是“破產清算”或者“破產”,南京中級人民法院為何沒有直接使用,反而采用了“重整”這個法律術語?因此記者推斷,法院對中電集團事件給出的結果是極為明確的——中電電氣集團接下去要做的就是重整。
不僅如此,今日中電集團重整管理人發布《中電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公開向全社會積極招募中電重整投資人。公告顯示,在之前的庭外重組期間,為保護中電電氣品牌和市場份額,保留技術骨干,中電集團全力維持著兩大業務板塊的基本生產和經營;至今進入重整程序,中電集團在管理人的監督下也仍能自行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同時,中電集團主動提出保留主營業務剝離低效資產清償債務的合并重整方案,也得到了托底人揚中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總公司的支持。
總而言之,事態有很明確的向好跡象。
如今積弱的中電也曾有過輝煌
我們來一起理一理中電事件的時間線。
2003年 中電電氣集團成立,國家能源局扶持企業,專注電力變壓器、電力電子、蜂窩材料等
2004年 中電光伏成立,是中國最早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研發和制造商之一
2005年 中電光伏引進國內第一條32MW光伏電池生產線,為當時的全產業鏈光伏企業。
2007年5月 中電光伏在納斯達克上市,是南京首家納斯達克上市企業
2011年8月 母公司中電電氣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83位,排名南京第九位,鎮江第一位。
2013年5月 中電光伏股東權益下滑低于上市最低門檻而被迫退市
2013年7月 中電光伏重新在納斯達克上市
2016年3月 股價低于1美元,中電光伏再次退市
2018年6月 中電電氣集團進入預重整程序。作為江蘇省首例提出預重整概念的第一家民營企業,南京及揚中政府和法院均給予了大力支持。
2019年6月 SOLARZOOM記者獲悉中電預重整遇轉機,兩家知名國企出手預協助中電電氣庭外重組。
2019年7月 行業開始猜測兩家國企的身份,有疑似對象進入公眾視野
2019年11月 中電電氣集團重整投資合作意向書簽署,其身份均為大型國企
2019年12月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下達民事裁定書及決定書,支持中電集團破產重整
2020年3月 媒體報道中電集團在阿里淘寶拍賣平臺招募重整投資人
2020年7月 南京市中院做出裁定,由庭外重組(預重整)轉為庭內重整法律程序
2020年8月 坊間開始流傳“中電集團破產”不實消息
17年,中國光伏產業見證了一個強者的誕生、成長、輝煌以及遭遇挫折后的艱難求生。作為當年最大的光伏企業,中電光伏對于中國光伏產業的影響至今仍肉眼可見。陸廷秀與施正榮、楊懷進曾一起被業內稱為中國光伏業的“揚中三杰”,是名副其實的光伏教父;迄今為止,中電光伏仍被視為中國光伏產業的“黃埔軍校”,細細數一下,現下幾乎每一家龍頭企業中都能找出有過中電光伏經歷的中堅骨干甚至高管。
要講當年的中電光伏,當然不能不提趙建華博士,如今隱居在澳洲的趙博是原中電光伏首席科學家第一任CTO,同時是中電光伏的創始人之一。趙博是迄今為止全球單晶硅、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光電轉換效率世界記錄的創造者和保持者,研究的高效率晶體硅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25%無人超越。直到今天,記者仍時常聽某“老中電人”念:這算什么新技術?當年趙博帶我們統統玩兒過……
可以說全盛時期的中電光伏幾乎代表了當時全球最領先的光伏技術,囊括了多名全球排名在前的頂級光伏專家;先后承擔并實施過國家“863計劃”等多項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牽頭并參與了國家光伏電站設計、施工組織、檢驗、并網等9個國家標準;建設運營了至今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BIPV項目——南京鐵路南站太陽能屋頂項目……有媒體評論“(當時的中電)就是后來的英利,現在的隆基,都是雄踞一方不折不扣的光伏大佬。”
許多已經離開中電光伏的人回憶,從2011年開始,歷經歐美“雙反”、金融抽貸、產業規模和結構調整、供應商退縮、國家取消光伏補貼等諸多不利因素之后,中電光伏就開始陷入了困境,一位當時中電海外銷售負責人表示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那段痛苦經歷。
中電業務運營正常 去年至今出貨超1GW
雖然沉寂多年,但是迄今中電仍沒有放棄研發和生產。據記者了解,2018年中電光伏在組件出口排行榜25強中居第17位,組件出口總量超過1GW;2019年至今中電組件全球出貨也有1.1GW,其中印度出貨最多占總出貨量的55%。從市場分布來看,仍包含在2019-2020熱門主流市場之列,可以看出雖然積困多年,中電品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仍被客戶認可和信賴。
在新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方面,中電光伏也沒有被潮流落下。
2019年記者就中電集團重整進行采訪的時候,有消息稱當時管理層正在內部研究拼片技術,并且已經有產線調試成功準備規模量產,劍指高附加值的海外市場。而今年在疫情推動下,中國光伏市場在平價的路上選擇了高效率、高功率、高發電量、高品質及低成本類技術及產品,中電光伏也及時在研發上配合市場潮流及需求進行了工藝調整,隨著大硅片技術的流行,中電光伏將推出自己的182mm及210mm產品,“2021年實現182mm產品產能實現1GW,2025年210mm產品產能達到2GW”,中電集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管言語中仍然包含著信心和希望。
困難是客觀存在的,強者的確也陷入了積弱??墒窃谡暦e弱的同時,我們是不是應該給予昔日的強者再多一點耐心、善意和尊敬?在記者的采訪中,無論是早已離開中電在其他企業找到自己前程和事業的“老中電人”,還是迄今仍堅守在中電并一起勉力求生的“現中電人”,對于中電未來仍抱持著強烈的復蘇欲望,就像中電電氣集團董事長陸廷秀在2020年元旦致辭時說的那樣“不少人以為我們難逃消亡宿命,卻驚訝發現頑強存活至今”。
據了解,中電電氣集團自預重整(庭外重組)實施以來,主營業務經營和基本生產不但沒有停工跡象,反而在海內外市場份額穩定,訂單沓至,內部治理機制和業務生產均處于正常運營狀態。中電電氣集團作為江蘇省首例提出預重整概念的第一家民營企業,南京及揚中政府和法院均給予了大力支持。且在一個月前,中電電氣集團正式獲南京中院書面決定,被準許在管理人的監督下自主經營,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
是重整而不是清算
據記者調查,最早爆出“中電集團破產”消息的是一家網站,文中援引了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20年7月28日發布的公告(2020蘇01破19號),在公告截圖之前,該網站進行了主要內容的摘錄和導引,“1月14日江蘇大型民企、老牌光伏企業中電電氣申請破產……(中電電氣集團)亦未按《還款協議書》履行相關協議書為由申請對中電電氣集團進行破產清算。”文中一次提到中電“申請破產”,一次提到復卿實業對中電電氣進行“破產清算”。此后的媒體報道大多以此為藍本,或直接轉發或者二次創作,對于此事的定調都歸結于“破產清算”上。
然而,記者再次研讀公告的內容,2020蘇01破19 號文公告全文并沒有使用“破產”或者“破產清算”的字樣,僅在文號上使用了“01破19號”,相反全文在與破產相關之處,使用的詞匯是“重整”。
眾所周知,任何法律文書在遣詞用句上都極為苛刻嚴謹,力求準確避免令讀者產生疑義,如果事件的本源就是“破產清算”或者“破產”,南京中級人民法院為何沒有直接使用,反而采用了“重整”這個法律術語?因此記者推斷,法院對中電集團事件給出的結果是極為明確的——中電電氣集團接下去要做的就是重整。
不僅如此,今日中電集團重整管理人發布《中電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公開向全社會積極招募中電重整投資人。公告顯示,在之前的庭外重組期間,為保護中電電氣品牌和市場份額,保留技術骨干,中電集團全力維持著兩大業務板塊的基本生產和經營;至今進入重整程序,中電集團在管理人的監督下也仍能自行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同時,中電集團主動提出保留主營業務剝離低效資產清償債務的合并重整方案,也得到了托底人揚中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總公司的支持。
總而言之,事態有很明確的向好跡象。
如今積弱的中電也曾有過輝煌
我們來一起理一理中電事件的時間線。
2003年 中電電氣集團成立,國家能源局扶持企業,專注電力變壓器、電力電子、蜂窩材料等
2004年 中電光伏成立,是中國最早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研發和制造商之一
2005年 中電光伏引進國內第一條32MW光伏電池生產線,為當時的全產業鏈光伏企業。
2007年5月 中電光伏在納斯達克上市,是南京首家納斯達克上市企業
2011年8月 母公司中電電氣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83位,排名南京第九位,鎮江第一位。
2013年5月 中電光伏股東權益下滑低于上市最低門檻而被迫退市
2013年7月 中電光伏重新在納斯達克上市
2016年3月 股價低于1美元,中電光伏再次退市
2018年6月 中電電氣集團進入預重整程序。作為江蘇省首例提出預重整概念的第一家民營企業,南京及揚中政府和法院均給予了大力支持。
2019年6月 SOLARZOOM記者獲悉中電預重整遇轉機,兩家知名國企出手預協助中電電氣庭外重組。
2019年7月 行業開始猜測兩家國企的身份,有疑似對象進入公眾視野
2019年11月 中電電氣集團重整投資合作意向書簽署,其身份均為大型國企
2019年12月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下達民事裁定書及決定書,支持中電集團破產重整
2020年3月 媒體報道中電集團在阿里淘寶拍賣平臺招募重整投資人
2020年7月 南京市中院做出裁定,由庭外重組(預重整)轉為庭內重整法律程序
2020年8月 坊間開始流傳“中電集團破產”不實消息
17年,中國光伏產業見證了一個強者的誕生、成長、輝煌以及遭遇挫折后的艱難求生。作為當年最大的光伏企業,中電光伏對于中國光伏產業的影響至今仍肉眼可見。陸廷秀與施正榮、楊懷進曾一起被業內稱為中國光伏業的“揚中三杰”,是名副其實的光伏教父;迄今為止,中電光伏仍被視為中國光伏產業的“黃埔軍校”,細細數一下,現下幾乎每一家龍頭企業中都能找出有過中電光伏經歷的中堅骨干甚至高管。
要講當年的中電光伏,當然不能不提趙建華博士,如今隱居在澳洲的趙博是原中電光伏首席科學家第一任CTO,同時是中電光伏的創始人之一。趙博是迄今為止全球單晶硅、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光電轉換效率世界記錄的創造者和保持者,研究的高效率晶體硅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25%無人超越。直到今天,記者仍時常聽某“老中電人”念:這算什么新技術?當年趙博帶我們統統玩兒過……
可以說全盛時期的中電光伏幾乎代表了當時全球最領先的光伏技術,囊括了多名全球排名在前的頂級光伏專家;先后承擔并實施過國家“863計劃”等多項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牽頭并參與了國家光伏電站設計、施工組織、檢驗、并網等9個國家標準;建設運營了至今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BIPV項目——南京鐵路南站太陽能屋頂項目……有媒體評論“(當時的中電)就是后來的英利,現在的隆基,都是雄踞一方不折不扣的光伏大佬。”
許多已經離開中電光伏的人回憶,從2011年開始,歷經歐美“雙反”、金融抽貸、產業規模和結構調整、供應商退縮、國家取消光伏補貼等諸多不利因素之后,中電光伏就開始陷入了困境,一位當時中電海外銷售負責人表示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那段痛苦經歷。
中電業務運營正常 去年至今出貨超1GW
雖然沉寂多年,但是迄今中電仍沒有放棄研發和生產。據記者了解,2018年中電光伏在組件出口排行榜25強中居第17位,組件出口總量超過1GW;2019年至今中電組件全球出貨也有1.1GW,其中印度出貨最多占總出貨量的55%。從市場分布來看,仍包含在2019-2020熱門主流市場之列,可以看出雖然積困多年,中電品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仍被客戶認可和信賴。
在新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方面,中電光伏也沒有被潮流落下。
2019年記者就中電集團重整進行采訪的時候,有消息稱當時管理層正在內部研究拼片技術,并且已經有產線調試成功準備規模量產,劍指高附加值的海外市場。而今年在疫情推動下,中國光伏市場在平價的路上選擇了高效率、高功率、高發電量、高品質及低成本類技術及產品,中電光伏也及時在研發上配合市場潮流及需求進行了工藝調整,隨著大硅片技術的流行,中電光伏將推出自己的182mm及210mm產品,“2021年實現182mm產品產能實現1GW,2025年210mm產品產能達到2GW”,中電集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管言語中仍然包含著信心和希望。
困難是客觀存在的,強者的確也陷入了積弱??墒窃谡暦e弱的同時,我們是不是應該給予昔日的強者再多一點耐心、善意和尊敬?在記者的采訪中,無論是早已離開中電在其他企業找到自己前程和事業的“老中電人”,還是迄今仍堅守在中電并一起勉力求生的“現中電人”,對于中電未來仍抱持著強烈的復蘇欲望,就像中電電氣集團董事長陸廷秀在2020年元旦致辭時說的那樣“不少人以為我們難逃消亡宿命,卻驚訝發現頑強存活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