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巡兩趟,缺陷記臺賬;二月、九月緊螺栓,春秋兩季搶電量……”,看著一望無際的光伏板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盤算著如今曬曬太陽就進錢的好日子,吉電股份白城發電公司六合光伏電站運營主管史影甲不禁哼唱起“運維小調”。可事實上這張“陽光存折”的兌現并非這般輕松。
坐擁全東北最好的光照資源稟賦,憑借區域管理、技術和人才優勢,白城發電公司在2015年邁出了向新能源領域轉型的步伐,成功建成了吉電股份火電企業首個開發運營的新能源項目——林海光伏項目,取得了小容量高效益的顯著成效,可謂首戰告捷。
初嘗新能源的甜頭,白城發電公司將目光投向更大的市場。2019年,該公司試水光伏發電應用領跑者項目,一舉斬獲六合、長進兩個標段,中標總容量200兆瓦。經過三個月的建設,項目全容量并網,并實現了雙面雙玻組件、組串式逆變器、平單軸跟蹤支架系統等先進技術的集成應用。然而運行一段時間后,這個白電人眼中的大項目卻沒有帶來預期的大收益,連利用小時都落在了同區域后面。
一年刮兩次風,一次刮半年,光伏電量的空間被富集的風電大幅擠壓。“大風引起場區平單軸支架頻繁進入風速保護模式,組件發電效率發揮不出來。”新能源部負責人任超一語點出了問題所在。為破難題,該公司打出“存量牌”,以數字化賦能挖潛增效,推動利用小時數有效提升。智慧IV曲線掃描診斷、手持式紅外成像設備、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全屏測溫紅外熱成像相機……一系列走在國際和行業前端的創新技術精準實施在設備故障定位、狀態診斷和高效運維等方面,構建起立體、智能、多方位、無死角的運維管理體系,成為了“陽光存折”的解鎖密碼。
今年前五個月,白城發電公司兌現“陽光存折”,所屬六合及長進光伏電站累計發電量環比增加629萬千瓦時,同比增加160.25萬千瓦時,繼2019年度同區域同類型電站對標領先后,月度可利用小時數、年度利用小時數繼續穩居前兩位,完成了漂亮的領跑。
坐擁全東北最好的光照資源稟賦,憑借區域管理、技術和人才優勢,白城發電公司在2015年邁出了向新能源領域轉型的步伐,成功建成了吉電股份火電企業首個開發運營的新能源項目——林海光伏項目,取得了小容量高效益的顯著成效,可謂首戰告捷。
初嘗新能源的甜頭,白城發電公司將目光投向更大的市場。2019年,該公司試水光伏發電應用領跑者項目,一舉斬獲六合、長進兩個標段,中標總容量200兆瓦。經過三個月的建設,項目全容量并網,并實現了雙面雙玻組件、組串式逆變器、平單軸跟蹤支架系統等先進技術的集成應用。然而運行一段時間后,這個白電人眼中的大項目卻沒有帶來預期的大收益,連利用小時都落在了同區域后面。
一年刮兩次風,一次刮半年,光伏電量的空間被富集的風電大幅擠壓。“大風引起場區平單軸支架頻繁進入風速保護模式,組件發電效率發揮不出來。”新能源部負責人任超一語點出了問題所在。為破難題,該公司打出“存量牌”,以數字化賦能挖潛增效,推動利用小時數有效提升。智慧IV曲線掃描診斷、手持式紅外成像設備、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全屏測溫紅外熱成像相機……一系列走在國際和行業前端的創新技術精準實施在設備故障定位、狀態診斷和高效運維等方面,構建起立體、智能、多方位、無死角的運維管理體系,成為了“陽光存折”的解鎖密碼。
今年前五個月,白城發電公司兌現“陽光存折”,所屬六合及長進光伏電站累計發電量環比增加629萬千瓦時,同比增加160.25萬千瓦時,繼2019年度同區域同類型電站對標領先后,月度可利用小時數、年度利用小時數繼續穩居前兩位,完成了漂亮的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