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瓊斯新聞社報導,印度政府近期積極發展太陽能產業,估計相關建設將創造價值3兆盧比(約640億美元)商機,立刻吸引Tata BP Solar、Moser Baer PV等國內業者及其它海外大廠爭食大餅。
印度政府提出的「全國太陽能任務」(National Solar Mission)目標在2022年前透過階段性發展,將國內太陽能發電量提升到200億瓦。截至2013年3月底為止的第1階段目標包括,電網系統發電廠達到11億瓦發電量、屋頂太陽能系統發電量1億瓦,而非電網系統的太陽能發電量則達到2億瓦。
根據產業專家預估,印度政府在2022年目標達成前將投資高達3兆盧比,其中第1階段投資額約1,800億盧比,而目前印度政府針對第1階段核準的投資額已有433.7億盧比。
這項政策對印度太陽能業者而言無疑是一大助力。Tata BP Solar和Moser Baer PV等本地業者過去因國內需求偏低,因此營收主要仰賴出口,但在全球經濟衰退后業者紛紛被迫減產以對。如今在政府大力推動之下,業者得以重新擴大產能,并將市場重心移回國內。
Moser Baer PV執行長阿爾雅(Rajeewa Arya)6月表示,今年度公司將投資1億美元將太陽能電池產能倍增至2億瓦,且目標最高產能可達10億瓦。Tata BP Solar也在4月將太陽能電池產能擴大62%至8,400萬瓦,且目標最高產能可達3億瓦。
Tata BP Solar高層透露,印度政府推行的階段性發展計畫給予本地業者足夠時間擴充產能,但隨著太陽能面板需求快速增加,未來印度業者能否完全滿足國內需求仍面臨挑戰。尤其在中國太陽能業者的低價攻勢之下,印度業者在5月已向政府表達「強化本地制造實力」的訴求。
投資機構Raymond James能源分析師莫查諾夫(Pavel Molchanov)表示:「中國太陽能業者向來握有低成本優勢,因此會比西方業者更積極挺進印度。」全球最大晶矽型太陽能面板制造商尚德即表示將在印度投資,且不排除在當地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