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四五”規劃進入籌備階段,傳統能源(主要是煤炭)與新能源(風電、光伏)的交鋒日益激烈,甚至有將煤電劃入“清潔能源”之勢。
在2019隆基股份供應商大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斷言,“十四五”期間煤電發電量不會大幅增加,甚至有可能減少。同時他預計,從2021年起,每年新增光伏裝機將恢復到50GW以上,到“十四五”末有望達到70GW水平。光伏人必須堅守質量底線,拒絕低價低質競爭,確保光伏電站安全可靠。
2015年11月30日,我國國家領導人在巴黎氣候大會上承諾,中國將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
李俊峰表示,為了完成上述目標,煤炭消費量必須在短時間內達峰,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控制煤電增量。“‘十四五’期間,我國煤電發電量不會大幅增加,甚至有可能減少。有傳言說我國要新建2億千瓦燃煤發電,這是不現實的。”他強調,未來新建煤電主要考慮三方面需求,一是靈活調度型煤電,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提供支持,二是對部分落后的煤電產能進行改造,三是解決部分地區供熱問題。
作為近年來發電成本下降最快的電源形式,光伏有望成為未來能源供應的主體,這在部分國家和地區已經實現。李俊峰指出,2019年光伏裝機有所下滑,主要是政策空白期太長所致。“從有補貼到無補貼平價上網,需要1-2年時間過渡、準備。”他表示,2021年光伏裝機將超過50GW,到“十四五”末,年新增裝機有望達到70GW。
如何獲取電網公司的支持?李俊峰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是鼓勵、引導,充分調動電網積極性,主動消納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他建議光伏企業加入中電聯等機構,融入電力系統,關注電網安全。“光伏企業要積極與電網公司溝通,看到電網公司為消納可再生能源而做出的嘗試,發現他們的困難并提出相應解決辦法。”
在鼓勵光伏行業積極進取的同時,李俊峰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他指出,光伏各環節既要降成本,又要提高質量,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每個環節都實施低價競爭,產品質量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光伏系統壽命將無從保證。只有保證每一個環節都有利可圖,光伏產業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6-2018年,全國新增光伏裝機共131.86GW. 李俊峰直言,只需5年時間,這部分電站的質量表現就能回應他的擔憂,也會直接影響光伏行業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我們不能走明天的路,讓明天無路可走。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才是長遠之道。”李俊峰語重心長地說。
在2019隆基股份供應商大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斷言,“十四五”期間煤電發電量不會大幅增加,甚至有可能減少。同時他預計,從2021年起,每年新增光伏裝機將恢復到50GW以上,到“十四五”末有望達到70GW水平。光伏人必須堅守質量底線,拒絕低價低質競爭,確保光伏電站安全可靠。
2015年11月30日,我國國家領導人在巴黎氣候大會上承諾,中國將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
李俊峰表示,為了完成上述目標,煤炭消費量必須在短時間內達峰,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控制煤電增量。“‘十四五’期間,我國煤電發電量不會大幅增加,甚至有可能減少。有傳言說我國要新建2億千瓦燃煤發電,這是不現實的。”他強調,未來新建煤電主要考慮三方面需求,一是靈活調度型煤電,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提供支持,二是對部分落后的煤電產能進行改造,三是解決部分地區供熱問題。
作為近年來發電成本下降最快的電源形式,光伏有望成為未來能源供應的主體,這在部分國家和地區已經實現。李俊峰指出,2019年光伏裝機有所下滑,主要是政策空白期太長所致。“從有補貼到無補貼平價上網,需要1-2年時間過渡、準備。”他表示,2021年光伏裝機將超過50GW,到“十四五”末,年新增裝機有望達到70GW。
如何獲取電網公司的支持?李俊峰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是鼓勵、引導,充分調動電網積極性,主動消納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他建議光伏企業加入中電聯等機構,融入電力系統,關注電網安全。“光伏企業要積極與電網公司溝通,看到電網公司為消納可再生能源而做出的嘗試,發現他們的困難并提出相應解決辦法。”
在鼓勵光伏行業積極進取的同時,李俊峰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他指出,光伏各環節既要降成本,又要提高質量,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每個環節都實施低價競爭,產品質量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光伏系統壽命將無從保證。只有保證每一個環節都有利可圖,光伏產業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6-2018年,全國新增光伏裝機共131.86GW. 李俊峰直言,只需5年時間,這部分電站的質量表現就能回應他的擔憂,也會直接影響光伏行業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我們不能走明天的路,讓明天無路可走。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才是長遠之道。”李俊峰語重心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