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了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補貼競價結果,明確了22省3921個項目、22.79GW裝機規模納入到2019年國家競價補貼范圍中,測算年度補貼需求約17億元。
從項目類型來看,普通光伏電站項目366個,裝機容量18.12GW,占總容量的79.5%,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分布式光伏項目3555個,裝機容量4.67GW,占總容量的20.5%,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
其中,浙江省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個數最多,達到1670個,占2019分布式競價項目(3555個)的近半數。
貴州:擬納入競價補貼的地面電站是累計容量的2倍,國家電投成“投資金主”
從裝機容量來看,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關注到,22省中,貴州省裝機規模3.6GW,占全國份額的15.8%,成為全國擬納入國家補貼項目最多的省份;據測算,貴州省將獲得4.5億元的補貼規模。
從上述表中可以看出,貴州納入競價補貼范圍內的幾乎都是普通光伏電站。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表明,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貴州累計裝機容量1.86GW,普通光伏電站1.68GW,而本年度擬納入競價補貼的普通光伏電站達3.56GW,是累計容量的近兩倍。
55個,3.56GW規模的地面電站項目,吸引到哪些投資企業?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進行了統計,裝機規模排名前十位的投資企業如下表所示,央企占據近六成的裝機容量,國家電投裝機容量最多,達976.6MW,其次是中廣核、中國電建。
此外,中節能太陽能、興業太陽能、亞瑪頓等光伏上市企業也均有一定容量份額。
“光伏+農業”電站項目成為此次貴州省補貼競價項目的主要類型。據悉,貴州省的本批次競價項目將于年底全部建成投產,每年可提供清潔電力近40億千瓦時,年產值達17億元以上。
哪些省份未被列入競價項目名單?為何江蘇分布式競價項目僅為浙江的26%
與之前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統計的各省光伏競價項目名單對比,國家能源局公示的項目容量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補貼競價名單中,部分省未被列入。
究其原因,行業人士表示,新疆、西藏、青海、甘肅等省市光伏項目已基本飽和,云南、海南、福建、吉林、黑龍江等省未規劃競價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江蘇省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有328個,393.7MW,僅為浙江省分布式光伏規模(1518.23MW)的26%。同樣是光伏大省,為何相差如此大的規模比例。行業人士透露,由于江蘇省市級限制較多,很多項目來不及蓋章,從而失去申報機會。
據關注,7月初廣東省能源局公布的《2019年廣東省光伏發電國家補貼競價項目審核情況表》中,未通過審核的87個項目中,79個分布式項目均因未在國家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信息管理平臺上申報上網電價、在國家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信息管理平臺上填寫的申報上網電價超過國家規定的指導價等低級錯誤喪失了獲得補貼的資格。
25企瓜分10GW競價項目 民企裝機份額占54%
整體來看,對于22省,共計22.79GW競價補貼項目規模,民企、央企持有的規模到底有多大?
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通過各方查詢,以及不完全統計發現,近10GW光伏競價項目中,共有25家光伏企業入局,包括9家央企和15家民企;
獲得500MW以上光伏競價項目的企業共7家,分別為國家電投、陽光電源、中廣核、正泰、大唐、通威、廣州發展。
注:上表為不完全統計,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獲取,數據如有遺漏請見諒。
對比央企、民企裝機份額,占比為46%、54%。這也進一步表明,民企在國內光伏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市場作用。
總體來看今年的裝機規模,正如專家所言,今年的光伏扶貧項目1.67GW,平價示范項目14GW,領跑基地項目獎勵1.5GW,加上特高壓配套外送和示范類項目,今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規模在50GW左右,預計年內可建成并網的裝機容量在40GW左右。
從項目類型來看,普通光伏電站項目366個,裝機容量18.12GW,占總容量的79.5%,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分布式光伏項目3555個,裝機容量4.67GW,占總容量的20.5%,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
其中,浙江省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個數最多,達到1670個,占2019分布式競價項目(3555個)的近半數。

貴州:擬納入競價補貼的地面電站是累計容量的2倍,國家電投成“投資金主”
從裝機容量來看,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關注到,22省中,貴州省裝機規模3.6GW,占全國份額的15.8%,成為全國擬納入國家補貼項目最多的省份;據測算,貴州省將獲得4.5億元的補貼規模。
從上述表中可以看出,貴州納入競價補貼范圍內的幾乎都是普通光伏電站。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表明,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貴州累計裝機容量1.86GW,普通光伏電站1.68GW,而本年度擬納入競價補貼的普通光伏電站達3.56GW,是累計容量的近兩倍。
55個,3.56GW規模的地面電站項目,吸引到哪些投資企業?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進行了統計,裝機規模排名前十位的投資企業如下表所示,央企占據近六成的裝機容量,國家電投裝機容量最多,達976.6MW,其次是中廣核、中國電建。
此外,中節能太陽能、興業太陽能、亞瑪頓等光伏上市企業也均有一定容量份額。
“光伏+農業”電站項目成為此次貴州省補貼競價項目的主要類型。據悉,貴州省的本批次競價項目將于年底全部建成投產,每年可提供清潔電力近40億千瓦時,年產值達17億元以上。
哪些省份未被列入競價項目名單?為何江蘇分布式競價項目僅為浙江的26%
與之前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統計的各省光伏競價項目名單對比,國家能源局公示的項目容量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補貼競價名單中,部分省未被列入。
究其原因,行業人士表示,新疆、西藏、青海、甘肅等省市光伏項目已基本飽和,云南、海南、福建、吉林、黑龍江等省未規劃競價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江蘇省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有328個,393.7MW,僅為浙江省分布式光伏規模(1518.23MW)的26%。同樣是光伏大省,為何相差如此大的規模比例。行業人士透露,由于江蘇省市級限制較多,很多項目來不及蓋章,從而失去申報機會。
據關注,7月初廣東省能源局公布的《2019年廣東省光伏發電國家補貼競價項目審核情況表》中,未通過審核的87個項目中,79個分布式項目均因未在國家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信息管理平臺上申報上網電價、在國家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信息管理平臺上填寫的申報上網電價超過國家規定的指導價等低級錯誤喪失了獲得補貼的資格。
25企瓜分10GW競價項目 民企裝機份額占54%
整體來看,對于22省,共計22.79GW競價補貼項目規模,民企、央企持有的規模到底有多大?
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通過各方查詢,以及不完全統計發現,近10GW光伏競價項目中,共有25家光伏企業入局,包括9家央企和15家民企;
獲得500MW以上光伏競價項目的企業共7家,分別為國家電投、陽光電源、中廣核、正泰、大唐、通威、廣州發展。

注:上表為不完全統計,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獲取,數據如有遺漏請見諒。
對比央企、民企裝機份額,占比為46%、54%。這也進一步表明,民企在國內光伏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市場作用。
總體來看今年的裝機規模,正如專家所言,今年的光伏扶貧項目1.67GW,平價示范項目14GW,領跑基地項目獎勵1.5GW,加上特高壓配套外送和示范類項目,今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規模在50GW左右,預計年內可建成并網的裝機容量在40GW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