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綠色發展是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內容。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對加快綠色發展的部署,加快落實十九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決策,進一步凝聚共識、深化合作,我國首個零碳研究機構——零碳發展研究院(下簡稱“零碳院”)自成立以來,積極推動人民生產生活方式從低碳向零碳過渡。
近日,零碳院高級顧問——國務院原參事石定寰、清華大學低碳經濟研究院院長何建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
針對當前國際氣候形勢和環境問題,石定寰指出,無論從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還是從低碳開始逐漸達到零碳的終極目標,國家已將綠色發展作為整個發展理念的核心。現在已經是“十三五”后期,很快就要制定“十四五”規劃,我國不但要完成2030年全球減排承諾,將來還會有更高的目標。各地區要全面做好規劃,使能源結構調整逐步實現以可再生能源為主,把煤炭化石能源從能源的舞臺上逐漸壓縮下來,真正實現綠色、零碳發展的目標。何建坤表示,保護生態環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全球多國都在積極探索的重要目標,是全球各國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責任。去年年底的卡托維茲氣候大會通過了一些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已經進入全面落實巴黎協定的實施階段。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積極推進全球的氣候治理的變革和建設,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進程當中發揮積極的引領作用,實施節能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推進能源革命和經濟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當談到我國推動能源革命、促進綠色發展舉措時,石定寰表示,綠色發展就是要實現低碳發展、循環發展,最終目標是可持續發展。這其中能源是最核心的環節。造成目前我國環境污染、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化石能源利用率過高,必須通過能源結構調整,逐漸實現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將低碳、零碳的綠色能源作為未來能源的主體,這是一個歷史必然進程。何建坤指出,要以能源革命為抓手,倒逼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能源的高質量發展,來促進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當前風電、太陽能發電快速的技術創新、成本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地區可以實現太陽能發電和風電的平價上網,這會加速能源替代的力度,要加速推進能源技術的創新,建立并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圍繞河北省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如何實現綠色發展,兩位專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石定寰表示,當前全國各地都在開展調結構促轉型方面的工作,河北省的壓力更大,任務更重,但是潛力很大,基礎很好。包括保定市很早就提出低碳發展理念,要充分利用英利等一批企業作為發展低碳、零碳的重點企業,把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更好的利用起來,這其中需要政府給出進一步引導和政策支持,給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以張家口冬奧會和雄安新區建設為契機,更多開發分布式、智慧能源建設,通過能源互聯網,把可再生能源和我們的經濟社會、工業、農業、城鄉建設發展結合起來。何建坤表示,河北省既是能源生產大省,又是能源消費大省,像英利這樣的太陽能生產企業和風電、電動汽車方面的高新科技產業將迎來很好的契機。要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逐漸取代和控制高耗能的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以高質量和高效益的發展取代過去單純量的擴充。要大力推進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的增加值率,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能夠控制能源的消費,用政策的導向,讓高新技術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另據介紹,6月27日,由零碳院承辦的“第三屆零碳發展高峰論壇”將在保定電谷國際酒店召開。本屆論壇是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保定市人民政府作為指導單位,以“零碳發展 綠色未來”為主題,通過政策解讀、專家演講、主題對話、專業報告等方式全面解析我國能源發展現狀,旨在推動我國零碳發展,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近日,零碳院高級顧問——國務院原參事石定寰、清華大學低碳經濟研究院院長何建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
針對當前國際氣候形勢和環境問題,石定寰指出,無論從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還是從低碳開始逐漸達到零碳的終極目標,國家已將綠色發展作為整個發展理念的核心。現在已經是“十三五”后期,很快就要制定“十四五”規劃,我國不但要完成2030年全球減排承諾,將來還會有更高的目標。各地區要全面做好規劃,使能源結構調整逐步實現以可再生能源為主,把煤炭化石能源從能源的舞臺上逐漸壓縮下來,真正實現綠色、零碳發展的目標。何建坤表示,保護生態環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全球多國都在積極探索的重要目標,是全球各國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責任。去年年底的卡托維茲氣候大會通過了一些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已經進入全面落實巴黎協定的實施階段。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積極推進全球的氣候治理的變革和建設,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進程當中發揮積極的引領作用,實施節能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推進能源革命和經濟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當談到我國推動能源革命、促進綠色發展舉措時,石定寰表示,綠色發展就是要實現低碳發展、循環發展,最終目標是可持續發展。這其中能源是最核心的環節。造成目前我國環境污染、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化石能源利用率過高,必須通過能源結構調整,逐漸實現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將低碳、零碳的綠色能源作為未來能源的主體,這是一個歷史必然進程。何建坤指出,要以能源革命為抓手,倒逼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能源的高質量發展,來促進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當前風電、太陽能發電快速的技術創新、成本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地區可以實現太陽能發電和風電的平價上網,這會加速能源替代的力度,要加速推進能源技術的創新,建立并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圍繞河北省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如何實現綠色發展,兩位專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石定寰表示,當前全國各地都在開展調結構促轉型方面的工作,河北省的壓力更大,任務更重,但是潛力很大,基礎很好。包括保定市很早就提出低碳發展理念,要充分利用英利等一批企業作為發展低碳、零碳的重點企業,把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更好的利用起來,這其中需要政府給出進一步引導和政策支持,給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以張家口冬奧會和雄安新區建設為契機,更多開發分布式、智慧能源建設,通過能源互聯網,把可再生能源和我們的經濟社會、工業、農業、城鄉建設發展結合起來。何建坤表示,河北省既是能源生產大省,又是能源消費大省,像英利這樣的太陽能生產企業和風電、電動汽車方面的高新科技產業將迎來很好的契機。要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逐漸取代和控制高耗能的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以高質量和高效益的發展取代過去單純量的擴充。要大力推進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的增加值率,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能夠控制能源的消費,用政策的導向,讓高新技術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另據介紹,6月27日,由零碳院承辦的“第三屆零碳發展高峰論壇”將在保定電谷國際酒店召開。本屆論壇是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保定市人民政府作為指導單位,以“零碳發展 綠色未來”為主題,通過政策解讀、專家演講、主題對話、專業報告等方式全面解析我國能源發展現狀,旨在推動我國零碳發展,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