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5日上午,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泰新能源”)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以下簡稱“新南威爾士”)正式簽訂技術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就未來高效電池組件的發展方向和技術路線進行深入交流與合作,整合各自理論與實踐優勢,同力協契,合力共贏,攜手推動光伏產業的再升級。這也將是正泰新能源與世界頂尖學府開展產學研合作的一個新起點。
正泰新能源總裁陸川表示,通過建立與世界頂尖教研機構的合作平臺,能夠幫助正泰新能源鏈接起全球技術交流與產業信息,將為企業光伏高效技術研發帶來強勁的技術推動力。正泰新能源將通過推動研產同步,進一步提升高效產品的技術優勢,助推行業升級迭代發展。此外,在與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共同努力下,雙方將在光伏領域國際化人才培養、人力資源配置等方面展開合作,持續促進實現產教融合創新發展。
活動開場,由來自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張子文教授Chee Mun Chong帶來雙方校企背景介紹及合作規劃。據悉,雙方已經開始密切合作,將主要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及浙江嘉興正泰新能源海寧工廠作為研究基地,以理論促實踐,以實踐促發展。作為本次合作項目的直接負責人,張教授表示與正泰新能源將主要專注于晶硅電池片效率及穩定性提升的研究。
作為正泰與新南威爾士聯姻的重要推動者,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超高效光電學研究中心主任馬丁·格林教授作為簽約儀式見證人,親臨正泰新能源SNEC展會上的展臺參與簽約活動,并鄭重地在正泰組件上簽名留念。他的出現讓現場參展者激動不已,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
馬丁·格林教授作為世界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權威代表性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研究支撐著太陽能發電效率記錄提升的一個又一個里程碑,是舉世公認的“光伏之父”。 40年前,光伏技術還只應用于太空、偏遠地區供電或電子表等小型電子消費品中,發電成本高昂限制著光伏技術的應用普及度。彼時的光伏在普通大眾眼中還是一個生澀的概念。1989年,馬丁·格林教授帶領的團隊首次實現太陽能發電轉化效率20%的突破,而由他帶領發明的PERC(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更成為現在業界最主流的技術路線之一。據統計,2018年全球生產的太陽能電池中,有接近40%的產品使用了這一技術。
當前,全球各國都在加速推進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產業焦點,推動人類社會向一個全新的可再生能源時代過渡。在中國,光伏正成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重要推手。
正泰新能源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緊抓機遇,堅定信心,推進技術創新,積極構筑光伏全產業鏈。在今年SNEC展推出全新ASTRO 4 For系列組件,主張為客戶帶來具備400W+超高效技術和多種氣候環境適應性的產品。該系列組件經過TÜV萊茵在中國、德國、沙特、印度以及巴西這5個國家氣候數據下的模擬發電測試,以發電量第一榮獲2018年度“質勝中國”發電量仿真優勝獎,優異的發電表現兌現了客戶“持久高效綠色”的承諾。
在智能光伏領域,正泰新能源也取得了豐碩成果:成功研發“泰極光伏云”暨“互聯網+光伏”的智能運維與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對光伏電站“集中控制、遠程診斷、實時維護”的智能運維模式;在制造環節首開先河引入AI檢測應用技術,實現光伏組件產品的在線全檢。此外,企業還與國際一線檢測機構TÜV萊茵,達成戰略合作,全力加速產品技術升級與質量工藝管控,持續鞏固正泰新能源行業領跑者地位。
目前正泰新能源全球布局產能3500兆瓦,電站投建量超4000兆瓦,電站類型涵蓋沙光互補、農林光互補、漁光互補、海涂電站、高原電站、山地電站等多種模式;并在分布式和戶用電站領域,推動“品牌化、品質化”理念,積累了豐富建設實例和經驗。正泰新能源在綠色能源方面的探索,正成為正泰集團踐行“一云兩網”發展戰略,推動EIoT(正泰能源物聯網)發展的一張金名片。

正泰新能源總裁陸川表示,通過建立與世界頂尖教研機構的合作平臺,能夠幫助正泰新能源鏈接起全球技術交流與產業信息,將為企業光伏高效技術研發帶來強勁的技術推動力。正泰新能源將通過推動研產同步,進一步提升高效產品的技術優勢,助推行業升級迭代發展。此外,在與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共同努力下,雙方將在光伏領域國際化人才培養、人力資源配置等方面展開合作,持續促進實現產教融合創新發展。
活動開場,由來自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張子文教授Chee Mun Chong帶來雙方校企背景介紹及合作規劃。據悉,雙方已經開始密切合作,將主要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及浙江嘉興正泰新能源海寧工廠作為研究基地,以理論促實踐,以實踐促發展。作為本次合作項目的直接負責人,張教授表示與正泰新能源將主要專注于晶硅電池片效率及穩定性提升的研究。

圖為張子文教授Chee Mun Chong在介紹新南威爾士大學
作為正泰與新南威爾士聯姻的重要推動者,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超高效光電學研究中心主任馬丁·格林教授作為簽約儀式見證人,親臨正泰新能源SNEC展會上的展臺參與簽約活動,并鄭重地在正泰組件上簽名留念。他的出現讓現場參展者激動不已,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

圖為馬丁·格林教授為正泰AstroMAX高密度組件簽名
馬丁·格林教授作為世界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權威代表性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研究支撐著太陽能發電效率記錄提升的一個又一個里程碑,是舉世公認的“光伏之父”。 40年前,光伏技術還只應用于太空、偏遠地區供電或電子表等小型電子消費品中,發電成本高昂限制著光伏技術的應用普及度。彼時的光伏在普通大眾眼中還是一個生澀的概念。1989年,馬丁·格林教授帶領的團隊首次實現太陽能發電轉化效率20%的突破,而由他帶領發明的PERC(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更成為現在業界最主流的技術路線之一。據統計,2018年全球生產的太陽能電池中,有接近40%的產品使用了這一技術。

當前,全球各國都在加速推進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產業焦點,推動人類社會向一個全新的可再生能源時代過渡。在中國,光伏正成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重要推手。
正泰新能源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緊抓機遇,堅定信心,推進技術創新,積極構筑光伏全產業鏈。在今年SNEC展推出全新ASTRO 4 For系列組件,主張為客戶帶來具備400W+超高效技術和多種氣候環境適應性的產品。該系列組件經過TÜV萊茵在中國、德國、沙特、印度以及巴西這5個國家氣候數據下的模擬發電測試,以發電量第一榮獲2018年度“質勝中國”發電量仿真優勝獎,優異的發電表現兌現了客戶“持久高效綠色”的承諾。

在智能光伏領域,正泰新能源也取得了豐碩成果:成功研發“泰極光伏云”暨“互聯網+光伏”的智能運維與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對光伏電站“集中控制、遠程診斷、實時維護”的智能運維模式;在制造環節首開先河引入AI檢測應用技術,實現光伏組件產品的在線全檢。此外,企業還與國際一線檢測機構TÜV萊茵,達成戰略合作,全力加速產品技術升級與質量工藝管控,持續鞏固正泰新能源行業領跑者地位。
目前正泰新能源全球布局產能3500兆瓦,電站投建量超4000兆瓦,電站類型涵蓋沙光互補、農林光互補、漁光互補、海涂電站、高原電站、山地電站等多種模式;并在分布式和戶用電站領域,推動“品牌化、品質化”理念,積累了豐富建設實例和經驗。正泰新能源在綠色能源方面的探索,正成為正泰集團踐行“一云兩網”發展戰略,推動EIoT(正泰能源物聯網)發展的一張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