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新能源網訊(編輯 張一山)2018年11月30日晚,A股上市全球單晶龍頭之一的中環股份發布提示性公告:“美國知名光伏企業SunPower發布通知,國際市場上出現部分企業未經SunPower許可,使用高效疊瓦組件技術專利,SunPower準備采取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知識產權。 ”
什么是疊瓦組件
疊瓦技術不同于傳統組件封裝方式,是指將傳統電池片切為小片,通過導電膠直接銜接兩片電池,將其疊加黏貼在一起,再將電池串連接起來。傳統組件一般都會保留約2~3毫米的電池片間距, 而疊瓦工藝通過交疊電池小片,實現無電池片間距,提高組件封裝效率。同樣組件面積內可放置多于常規組件13%以上的電池片。因此疊瓦組件具有輸出功率高、內部損耗低、熱斑效應小等優勢。2018年5月SNEC展會上,中環股份子公司東方環晟發布的高效疊瓦組件產品,量產效率超過20%,組件功率335W。
東方環晟于2017年2月引進合作方SunPower公司全球專利高效疊瓦組件技術,成為國內唯一取得合法知識產權許可授權的制造商。合資企業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占股40%)、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占股37%)、美國SUNPOWER公司(占股20%)、宜興創業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占股3%)四方股東強強聯合,共同出資,注冊資本為11億元,建立以國有股份為主的中外合資企業。引進SunPower 獨創的疊瓦組件技術,擬建設21條疊瓦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將實現組件年產能5GW。

資料來源于:亞化咨詢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涉足疊瓦技術的企業高于10家,其中根據亞化咨詢2018年SNEC的統計,展出的企業包括賽拉弗、一道新能源、通威、晶澳、阿特斯、東方日升、天合、中來、鈞石能源等。為什么企業紛紛選擇疊瓦組件技術,分析師治雨認為:“一塊60片型多晶組件的電池成本已經低于封裝成本,隨著未來電池片價格越來越低,浪費更多電池片卻提升了封裝效率的疊瓦技術可能是未來組件環節最優的解決方案。”
疊瓦專利與技術大戰
正因如此,近年來疊瓦技術大戰此起彼伏。國際上擁有疊瓦組件專利的主要企業包括SunPower和Solaria。
SunPower創立于1985年,通過30多年的經營與研發擁有200多項太陽能專利技術。這其中,SunPower的疊瓦技術是目前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先進新技術之一,給高效組件封裝技術帶來革命性的影響。另一家擁有相仿技術專利的企業是Solaria公司。Solaria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硅谷,擁有涵蓋材料、工藝、應用、產品、制造自動化和設備等方面的100多項專利。
與SunPower不同,Solaria更像是出售技術專利生存的企業。2015年,Solaria將疊瓦專利授權給美國知名組件企業SunEdison,并生產ZERO WHITE SPACE疊瓦組件產品。
2017年SNEC期間,Solaria以侵犯專利為由,將賽拉弗、協鑫集成起訴,并聲稱“在十多年時間里累計投入開發太陽能電池切割、串接、面板制作領先技術的費用已超過3億美金。”指控對Solaria技術中關鍵方面的盜用行為已給我們造成了巨大損失。”
后經過談判,Solaria與協鑫、賽拉弗達成和解。隨后,Solaria發布新聞稿表示,與江蘇賽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兩家公司將共同開發先進的光伏制造技術,并將這些技術用于大規模生產。
2018年11月8日, Solaria再次發布消息稱與中國的一道新能源簽訂了戰略許可協議,根據該協議,一道新能源將生產集成了Solaria專有技術的高效疊瓦光伏組件,并在亞洲和其他國際市場進行銷售。
Infolink分析師林嫣榮指出:“2018年疊瓦出貨在1GW左右,最大的市場還是中國,內地市場占了一半的量。海外市場主要還是SUNPOWER和東方環晟為主,余下的賽拉弗阿特斯也有。”
行業普遍認為,若能專利問題,使疊瓦技術得到大規模發展,或將引發組件技術的新革命。

資料來源于:亞化咨詢


東方環晟目前制造的電池片產品

SunPower技術優勢

東方環晟生產的組件示意圖
責任編輯:張松
什么是疊瓦組件
疊瓦技術不同于傳統組件封裝方式,是指將傳統電池片切為小片,通過導電膠直接銜接兩片電池,將其疊加黏貼在一起,再將電池串連接起來。傳統組件一般都會保留約2~3毫米的電池片間距, 而疊瓦工藝通過交疊電池小片,實現無電池片間距,提高組件封裝效率。同樣組件面積內可放置多于常規組件13%以上的電池片。因此疊瓦組件具有輸出功率高、內部損耗低、熱斑效應小等優勢。2018年5月SNEC展會上,中環股份子公司東方環晟發布的高效疊瓦組件產品,量產效率超過20%,組件功率335W。
東方環晟于2017年2月引進合作方SunPower公司全球專利高效疊瓦組件技術,成為國內唯一取得合法知識產權許可授權的制造商。合資企業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占股40%)、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占股37%)、美國SUNPOWER公司(占股20%)、宜興創業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占股3%)四方股東強強聯合,共同出資,注冊資本為11億元,建立以國有股份為主的中外合資企業。引進SunPower 獨創的疊瓦組件技術,擬建設21條疊瓦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將實現組件年產能5GW。

資料來源于:亞化咨詢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涉足疊瓦技術的企業高于10家,其中根據亞化咨詢2018年SNEC的統計,展出的企業包括賽拉弗、一道新能源、通威、晶澳、阿特斯、東方日升、天合、中來、鈞石能源等。為什么企業紛紛選擇疊瓦組件技術,分析師治雨認為:“一塊60片型多晶組件的電池成本已經低于封裝成本,隨著未來電池片價格越來越低,浪費更多電池片卻提升了封裝效率的疊瓦技術可能是未來組件環節最優的解決方案。”
疊瓦專利與技術大戰
正因如此,近年來疊瓦技術大戰此起彼伏。國際上擁有疊瓦組件專利的主要企業包括SunPower和Solaria。
SunPower創立于1985年,通過30多年的經營與研發擁有200多項太陽能專利技術。這其中,SunPower的疊瓦技術是目前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先進新技術之一,給高效組件封裝技術帶來革命性的影響。另一家擁有相仿技術專利的企業是Solaria公司。Solaria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硅谷,擁有涵蓋材料、工藝、應用、產品、制造自動化和設備等方面的100多項專利。
與SunPower不同,Solaria更像是出售技術專利生存的企業。2015年,Solaria將疊瓦專利授權給美國知名組件企業SunEdison,并生產ZERO WHITE SPACE疊瓦組件產品。
2017年SNEC期間,Solaria以侵犯專利為由,將賽拉弗、協鑫集成起訴,并聲稱“在十多年時間里累計投入開發太陽能電池切割、串接、面板制作領先技術的費用已超過3億美金。”指控對Solaria技術中關鍵方面的盜用行為已給我們造成了巨大損失。”
后經過談判,Solaria與協鑫、賽拉弗達成和解。隨后,Solaria發布新聞稿表示,與江蘇賽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兩家公司將共同開發先進的光伏制造技術,并將這些技術用于大規模生產。
2018年11月8日, Solaria再次發布消息稱與中國的一道新能源簽訂了戰略許可協議,根據該協議,一道新能源將生產集成了Solaria專有技術的高效疊瓦光伏組件,并在亞洲和其他國際市場進行銷售。
Infolink分析師林嫣榮指出:“2018年疊瓦出貨在1GW左右,最大的市場還是中國,內地市場占了一半的量。海外市場主要還是SUNPOWER和東方環晟為主,余下的賽拉弗阿特斯也有。”
行業普遍認為,若能專利問題,使疊瓦技術得到大規模發展,或將引發組件技術的新革命。

資料來源于:亞化咨詢


東方環晟目前制造的電池片產品

SunPower技術優勢

東方環晟生產的組件示意圖
責任編輯: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