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網消納問題亟待解決,配額制出臺
3月23日,國家能源局出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及考核辦法(征求意見稿)》,對2018年、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及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給出配額指標。國內可再生能源發電,尤其是水電、風電、光伏發展迅速,技術、開發建設能力已經不再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近幾年棄水、棄光、棄風問題嚴重,歸根結底是可再生能源規模快速擴大后面臨的并網難、消納難問題,制約行業發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推出,旨在調動能源相關部門、市場主體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積極性,推動可再生能源從規模擴大,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可再生能源電力證書檢測考核配額完成情況
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負責核發可再生能源電力證書(簡稱“證書”)制度開始實施,記錄計量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實際消納和交易,用于檢測考核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指標完成情況。1MWh對應核發1個證書,“證書”核發給生產可再生能源的企業或個人,然后在配額制執行經濟主體之間流通,每年度按照“證書”數量進行配額制完成的核準。
配額制如何執行?
各省配額由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按年度制定,考慮因素包括當地可再生能源資源狀況、國家能源規劃、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建設運行條件等因素。承擔配額的市場主體包括:省級電網、其他各類配售電企業(含社會資本投資的增量配電網企業)、擁有自備電廠的工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直購電用戶等;從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或者其他售電主體購入并消納的,以及自發自用的可再生能源計入電力配額電力消費類型;未完成配額指標的省區及經濟主體需面臨各種處罰措施。
短期經濟主體提高消納,長期中東部地區非水可再生能源重點發展
根據2016年底可再生能源電力占比與2018年、2020年可再生能源配額指標數據分析可以看出:1、短期來看大部分省份完成2018年配額制指標壓力不大,尤其是西南水電豐富區、西北地區風光前期重點開發區域。所以短期,配額制主要在于各省區內經濟主體配額壓力,也就是重在調動經濟主體消納積極性。2、長期來看,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較2018年增量并不大;但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除占比已經較高的省份提高較少;中東部省份配額目標較2016年底,占比提高近2-3倍,所以中東部地區依然是風電、光伏開發的重點地區。
3月23日,國家能源局出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及考核辦法(征求意見稿)》,對2018年、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及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給出配額指標。國內可再生能源發電,尤其是水電、風電、光伏發展迅速,技術、開發建設能力已經不再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近幾年棄水、棄光、棄風問題嚴重,歸根結底是可再生能源規模快速擴大后面臨的并網難、消納難問題,制約行業發展。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推出,旨在調動能源相關部門、市場主體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積極性,推動可再生能源從規模擴大,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可再生能源電力證書檢測考核配額完成情況
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負責核發可再生能源電力證書(簡稱“證書”)制度開始實施,記錄計量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實際消納和交易,用于檢測考核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指標完成情況。1MWh對應核發1個證書,“證書”核發給生產可再生能源的企業或個人,然后在配額制執行經濟主體之間流通,每年度按照“證書”數量進行配額制完成的核準。
配額制如何執行?
各省配額由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按年度制定,考慮因素包括當地可再生能源資源狀況、國家能源規劃、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建設運行條件等因素。承擔配額的市場主體包括:省級電網、其他各類配售電企業(含社會資本投資的增量配電網企業)、擁有自備電廠的工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直購電用戶等;從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或者其他售電主體購入并消納的,以及自發自用的可再生能源計入電力配額電力消費類型;未完成配額指標的省區及經濟主體需面臨各種處罰措施。
短期經濟主體提高消納,長期中東部地區非水可再生能源重點發展
根據2016年底可再生能源電力占比與2018年、2020年可再生能源配額指標數據分析可以看出:1、短期來看大部分省份完成2018年配額制指標壓力不大,尤其是西南水電豐富區、西北地區風光前期重點開發區域。所以短期,配額制主要在于各省區內經濟主體配額壓力,也就是重在調動經濟主體消納積極性。2、長期來看,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較2018年增量并不大;但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除占比已經較高的省份提高較少;中東部省份配額目標較2016年底,占比提高近2-3倍,所以中東部地區依然是風電、光伏開發的重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