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業者表示,第2季包括太陽能硅晶圓及電池報價多數均調漲成功,尤其此次主要是由規模較大、對市場較具代表性的大廠帶頭調漲價格,所以,第2季市場整體平均水位相較第1季高。
太陽能業者指出,受到下游市場供不應求、市況火熱的影響,上游太陽能多晶硅從第1季現貨價格普遍在每公斤50~55美元之間,第2季初則以55美元左右成交的交易量偏多,近期現貨市場出現賣方惜售的現象,部分急單成交額在每公斤56~57美元,若以2季間最高與最低價相較,多晶硅現貨市場報價最高季漲幅達 14%。
太陽能業者說,2009年若在現貨市場買太陽能多晶硅料源多數是要多少給多少,若向單一供應商下1次單需求量為100噸來看,過往可以1次取得100噸,但現在單一供應商可能每次只愿意給20~30噸,為因應料源需求,買方必須再透過不同管道或跟其它料源廠下單,透過多處收集料源的方式取得。
太陽能業者分析,因為市場需求持續高漲,所以多晶硅料源業者預期價格會有提升的機會,因此出現惜售的現象,而且部分買家為了趕搭出貨時效,也愿意加碼購料,導致諸多賣家分批出售取得的平均價格、比1次售出的平均價格相對來得高,臆測賣方不愿意1次大量出脫手中的料源,應該也是看好料源價格后續仍有起漲的空間。
受到德國計劃在第3季下砍太陽光電補助及包括日本市場回歸補助的影響,太陽光電市場需求持續加溫,兩岸市場包括太陽能硅晶圓及電池持續第1季呈現缺翻天的情況。
2009年跳脫供不應求問題的多晶硅領域,受到老字號廠包括美國Hemlock、德國 wacker、日本Tokuyama等、及新多晶硅廠尤其大陸多晶廠等,均積極擴充產能,2010年第1、2季多晶硅部分難如2008年以前快速喊漲,但受到需求高漲的影響,現貨市場交易價格卻緩步提升中。
不過,過往簽定長期合約料源部分,維持穩定走勢,雖然許多合約改成逐季議價方式,但仍未受到多晶硅現貨價格逐步升溫的影響而波動。